|
|
以抑郁为首发的双相障碍患者认知功能损伤特征及其与脑血流灌注改变的相关性 |
单成成 李华彬 尹博文 |
温州市第七人民医院精神科 |
|
|
摘要 目的探讨以抑郁为首发的双相障碍(BD)患者认知功能损伤特征及其与脑血流灌注改变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20年10月在温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131例以抑郁首发的BD患者为研究对象,Frank临床分期Ⅱ期30例,Ⅲ期51例,Ⅳ期50例。比较不同Frank临床分期患者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MATRICS认知功能成套测验共识版[MCCB,内容包括连线测验A(TMT-A)、符号编码(SC)、动物命名测验(AFT)、Hopkins词语学习测验修订版(HVLT-R)、持续操作测验-相同配对(CPT-IP)、神经心理评估成套测验(NAB)、情绪智商测验(MSCEIT)、韦氏记忆量表(WMS-Ⅲ)、简短视觉空间记忆测验修订版(BVMT-R)]评分以及脑血流灌注改变情况,分析脑血流灌注改变与MCCB评分的相关性。结果不同Frank临床分期患者HAMA总分及躯体性焦虑、精神性焦虑各因子评分,以及HAMD总分及躯体化/焦虑、日夜变化、睡眠障碍各因子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均为Ⅱ期<Ⅲ期<Ⅳ期(均P<0.05)。不同Frank临床分期患者TMT-A、SC、AFT、HVLT-R、CPT-IP、NAB、MSCEIT、WMS-Ⅲ、BVMT-R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均为Ⅱ期>Ⅲ期>Ⅳ期(均P<0.05)。不同Frank临床分期患者左基底核、右基底核灌注增强比例以及左颞叶、右颞叶、左额叶、右额叶灌注降低比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Ⅲ期、Ⅳ期患者比例均明显高于Ⅱ期患者(均P<0.05)。所有患者右基底核灌注增强与BVMT-R评分呈正相关(rs=0.412,P<0.05),左额叶灌注降低与BVMT-R评分呈负相关(rs=-0.433,P<0.05)。结论随着以抑郁首发的BD患者分期进展,其认知功能损伤逐渐加重,且右基底核灌注增强与BVMT-R评分呈正相关,左额叶灌注降低与BVMT-R评分呈负相关。
|
|
|
[1] |
周乐 王珏 张尉华 佟倩 何柳 董建增 马长生. 人工智能在急性冠脉综合征诊疗中的应用[J]. 心电与循环, 2023, 42(06): 505-509. |
[2] |
蒋超超 章元 胡夷 苏强 张云天 辛志成. 神经内镜下脑内血肿清除术治疗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J]. 心电与循环, 2023, 42(06): 530-535. |
[3] |
陈春文 林晓泼 周苗苗.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miR-195、sST2、Myo、CatS的检测价值[J]. 心电与循环, 2023, 42(06): 561-565,569. |
[4] |
刘成玮 孙伟奇 马旦杰 俞晓华 沈嘉 杨成梁 朱长玉. 联合颈动脉和大脑中动脉超声检查预测冠状动脉病变的临床意义[J]. 心电与循环, 2023, 42(06): 536-540,545. |
[5] |
虞晓武 上官宗校 陈善锡 钱松泉 陈咏华温玉丹. 下侧壁导联QRS间期延长与急性肺栓塞近期预后的关系研究[J]. 心电与循环, 2023, 42(06): 541-545. |
[6] |
郑小娟 卢翀 丁进. 炎症性肠病患者心电图QT间期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 心电与循环, 2023, 42(06): 546-550,555. |
[7] |
严颖 汪禹 陆炜. 心率变异性和脑钠肽对糖尿病肾病的交互作用研究[J]. 心电与循环, 2023, 42(06): 556-560. |
[8] |
陈薇薇 余丹华 俞伟飞 岳弘伟. 轻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疾病进展的危险因素分析[J]. 心电与循环, 2023, 42(06): 566-569. |
[9] |
王萌 胡广柱 倪子英 卢卿 吴英.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定量分析在斑块类型鉴别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预测中的价值[J]. 心电与循环, 2023, 42(06): 570-574. |
[10] |
骆正东 何超 龚心琰. 非心肌梗死患者ST段抬高心电图6例[J]. 心电与循环, 2023, 42(06): 575-579,590. |
[11] |
胡红梅 胡伊丽 谢蕾. 动态心电图结合心电瀑布图分析变异型心绞痛4例[J]. 心电与循环, 2023, 42(06): 580-582. |
[12] |
王小勇. 不同包扎方法对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创口安全性及舒适度的影响[J]. 心电与循环, 2023, 42(06): 583-585. |
[13] |
杜颖 丁亚辉 王程健 孙鹏飞. 可穿戴心率变异性设备应用的研究进展[J]. 心电与循环, 2023, 42(06): 591-595,604. |
[14] |
鲍向英 冯佳 兰美娟 宋剑平 陈姝怡 郑琳琳 张秋霞 毛越 张玉萍 李华俊 柯昌乐. 泛血管疾病临床生物标志物研究的范围综述[J]. 心电与循环, 2023, 42(06): 596-600,604. |
[15] |
夏盼盼 孙育民. 血液生物学标志物预测心肌梗死面积的研究进展[J]. 心电与循环, 2023, 42(06): 601-604. |
|
|
|
|